

從夏普北美起訴海信,再到現在海信國內起訴夏普,從商標糾紛再到專利糾紛,雙方之間的紛爭不斷升級,短期來看,雙方很難有和解的可能了。
現在看來,海信和夏普的關系恐怕是變的更糟了。
日前,因涉嫌專利侵權,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海信)將夏普商貿(中國)有限公司、南京夏普電子有限公司、夏普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(簡以下統稱夏普)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,請求法院判令夏普立即停止侵權,并要求夏普賠償海信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萬元。
而這距離夏普在美國首次發難海信已有近六個月時間,這表明雙方關于“夏普”品牌使用權的爭議不僅未能得到妥善解決,還進一步擴大了雙方的戰場范圍。
海信低價獲得夏普北美品牌使用權,富士康接盤后很不爽?
2015年7月31日,海信集團和夏普聯合對外宣布,海信將以237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夏普墨西哥電視廠的所有股權和資產,并擁有在北美和南美地區使用“夏普”品牌及其所有渠道資源的權利。
2016年4月2日,富士康和夏普在日本正式簽訂收購協議,富士康將斥資35.2億美元收購了夏普公司66%的股份。
收購標的都是夏普,富士康是通盤接手,而海信則是挑了一塊肥肉,更重要的是,雙方付出的代價差距顯著。而這恐怕也是夏普與海信合作,又走向開戰的關鍵所在,因為“話事人”變了。
2017年6月9日,夏普先后在美國的紐約、加利福尼亞州對海信提起訴訟。在加利福尼亞州法院的案件中,夏普訴稱海信涉嫌濫用夏普品牌銷售低端產品,進而損害了夏普的商標權益,并提出高達1億美元的索賠請求。
顯然,夏普拋出一億美元的索賠案件,其目的恐怕還是為了解決夏普品牌北美使用權的問題。
不過,對于海信來說,到嘴的肥肉咋能說退就退呢?
海信被這家公司國內起訴侵權,于是海信又把夏普告了
2017年7月5日,因涉嫌專利侵權,海信被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廣晟公司)訴至深圳中院。
廣晟公司是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的發明人,其據以起訴兩項發明專利分別為“音頻解碼”和 “音頻編碼和解碼系統”。
有趣的是,在廣晟公司起訴海信的前兩個月,即2017年5月24日,鴻海集團副總裁陳永正一行前往廣晟研究院考察訪問,就廣晟DRA技術與夏普8K電視項目進行交流。
那么,廣晟公司起訴海信專利侵權,與夏普背后的股東富士康或鴻海集團有沒有關系呢?
不管怎樣,面對國內國外多重訴訟壓力,海信終于還是坐不住了。
2017年11月,海信將夏普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,訴稱夏普制造、許諾銷售、銷售的“LCD-60SU860A”等九款液晶電視,涉嫌侵犯了其持有的“一種背光控制方法、裝置和LED液晶電視”發明專利。
該涉案專利由海信2009年8月5日提交申請,并于2010年12月8日獲得授權。
從夏普北美起訴海信,再到現在海信國內起訴夏普,從商標糾紛再到專利糾紛,雙方之間的紛爭不斷升級,短期來看,雙方很難有和解的可能了。